如何在新加坡成為一名房仲 (2) 什麼是 RES 考試?法律條文及合約都要學!
這篇文章是「如何在新加坡成為房仲」系列文章第二篇,如果還沒看過第一篇,建議可以先閱讀:

本文重點在介紹新加坡房產仲介考試 (Real Estate Salesperson, RES) ,也是想在本地做房仲必須通過的大魔王。這篇我會著重分享 RES 考試中第一部分 (Paper 1) 內容以及我的三個學習。
什麼是 RES exam?
關於 RES 的考試形式、時間安排等資訊,網路上很多地方都能搜尋到,可以參考 CEA 官網 詳細說明。簡單來說如果想在新加坡登記為合法房仲,就需要通過 RES 房仲考試的兩個科目:Paper 1 及 Paper 2。
但我當初最好奇卻查不到太多資訊的是:RES 會考哪些內容?考試到底難不難?對自己之後買房有幫助嗎?

針對這些疑問,我想從外國人的視角,討論一下我的看法。
RES 考哪些內容?
首先,我想先澄清大部分人對房仲的印象— 協助客戶處理房屋買賣、善於斡旋或談價、對於房屋的交通、地理位置、建案、周圍設施等細節很熟悉。我想說這些印象都是很準確的觀察,但是對於 RES 房仲考試,這只是一小部分內容。
那,除了這些還要學什麼?
學習一:新加坡發展政府機關的業務範疇
身為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,最熟悉政府機關莫非是負責工作簽證的 MINISTRY OF MANPOWER (MOM) 、再來可能是 MINISTRY OF HEALTH (MOH),其他單位就不太熟悉。
準備 RES 考試時,考試內容著重部分不太相同—新加坡發展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(MND) 、附屬部門如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(HDB,Housing & Development Board)、市區重建局 (URA,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) ...。因此準備考試時,會對這些部門的業務範疇,乃至於如何影響新加坡現今的樣貌,都會有更深入的認識。

學習二:認識城市發展及土地相關法規
另外很大部份考試內容,是關於新加坡建國以來,對於城市發展及土地影響重大的相關法規。
舉例來說,新加坡自 1960年代起開始,每隔20年的概念計劃 (Concept Plan) 及每五年推出的總體計畫 (Master Plan) ,是新加坡能夠快速因應社會和經濟變化的關鍵。如1960 年代人口激增使得住房不足,於是向聯合國(UN)尋求幫助,而後開始將各區域的具體用途細分,如住宅、商業、工業和公共空間等區分。

學習三:釐清土地在法律上的權利義務
最後這部分也是我準備考試時最不適應的,就是關於土地及合約在法律上的(英文)專業術語。這些法律條款之所以重要,在於即便是買同一間房子,買賣方如果對實際上享有的權利義務有爭議時,也必須參考合約上的明文規範。
舉例來說,即使擁有某塊轉角土地的產權,仍可能因為鄰居與我約定地役權 (Easement) ,使他們能合法通行、排水甚至架電線。
學習了土地及合約的相關知識,除了知道自己買了什麼,有爭議時才能據理力爭。
小結
上面分享了準備房仲考試的三個學習,主要是針對 Paper 1 考試範圍的分享。準備考試時由於缺乏完整的(中文)準備資源,我也透過 ChatGPT 翻譯整理了約 60 頁筆記,有興趣歡迎透過下方聯繫我!
歡迎透過以下連結或是透過社群,預約我的時間聊聊!
- IG: ivan.singapopo
- Linkedin: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chengyijen/
- Email: [email protected]
